体成分是指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,如脂肪、肌肉、水、蛋白质、无机盐等。体成分可以很好的辅助医生进行营养状态的客观评估,同时为精准营养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。近几十年来,随着科技的进步,体成分测量技术取得了新的发展,DXA、CT、MRI、BIA、ADP、体态密度法等众多技术为体成分检测的进步赋予了新动力。
安全性是体成分测量的第一要求,尤其用于孕妇、儿童等特殊人群的体成分测量时,由于不同检测原理的体成分分析仪采用的原理不同,在安全性上存在差异。
序号 | 方法学 | 存在的风险 |
1 | 体重指数(BMI) | / |
2 | 皮褶厚度法 | / |
3 | 双能X线吸取法(DXA) | X线 |
4 | 计算机断层扫描法(CT) | 辐射 |
5 | 磁共振成像法(MRI) | / |
6 | 稀释法 | / |
7 |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(BIA) | 电流通过人体 |
8 | 水下称重法(密度法) | 浸入水中 |
9 | 气体置换法(ADP) | 幽闭环境 |
10 | 体态密度法 | / |
体态密度法体成分采用红外扫描探头和摄像头采集人体数据,对人体没有健康风险。
红外线(Infrared,IR)是频率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,是电磁波谱中频率为0.3THz~400THz,对应真空中波长为760nm--1000um辐射的总称,它是频率比红光低的不可见光。
红外线在卫生、科研、工业、军事、人造卫星等方面的有众多应用。红外线治疗作用的基础是温热效应。在红外线照射下,组织温度升高,毛细血管扩张,血流加快,物质代谢增强,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。红外线治疗慢性炎症时,改善血液循环,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,消除肿胀,促进炎症消散。红外线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,有镇痛、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。在治疗慢性感染性伤口和慢性溃疡时,改善组织营养,消除肉芽水肿,促进肉芽生长,加快伤口愈合。红外线照射有减少烧伤创面渗出的作用。红外线还经常用于治疗扭挫伤,促进组织肿胀和血肿消散以及减轻术后粘连,促进瘢痕软化,减轻瘢痕挛缩等。20世纪60年代,应用红外技术,美国首先研制出被动式的热像仪,它不发射红外光,不易被敌发现,并具有透过雾、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。
红外线广泛存在于大家生活的环境中。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,大家在太阳光下感觉到暖和就有一部分功劳是红外线的,同时生物体表面也会一直向外辐射红外线。
对于红外这一作用广泛的安全技术的应用,使大家的生活更美好,体态密度法体成分对于人体数据的采集正是这一技术的又一应用。
所属类别: 行业资讯